貝萊德以太坊質押ETF:ETH飆升15,000美元的催化劑還是另一場炒作?
1.54K

貝萊德的ETH質押佈局:加密金融的結構性轉變
首先直擊核心:當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ETF批准率高達99%)申請以太坊質押ETF時,連比特幣極端主義者都暫停發梗圖。iShares以太坊信託申請不僅是文書工作,更可能是ETH基本估值模型的關鍵轉折點。
從「價格上漲」到收益生成資產
目前以太坊通過質押提供3.5%年收益率—以DeFi標準看雖普通,但對傳統金融卻是革命性突破。這使ETH從純投機資產轉變為類似支付股息的科技股…如果這股票還恰好支撐半個Web3基礎設施的話。
關鍵影響:
- 雙重價值主張:價格升值+收益(美國加密ETF首例)
- 機構質押而非交易將減少有效供應量
- 可能重新評級為收益生成資產倍數
我的粗略估算?以當前價格,每10億美元流入質押ETF可能鎖定約3%的ETH流通量。
流動性走鋼索:ETF實際如何質押
這部分技術性較強(坦白說也很有趣)。傳統ETF需要即時流動性,但質押ETH有提款隊列。我的預測?他們可能採取三管齊下策略:
- LSD協議:可能是Lido的stETH,儘管監管疑慮
- 中心化交易所方案:Coinbase的cbETH作為「合規」替代品
- 緩衝池:保留20-30%未質押ETH管理流動性
諷刺的是?機構最終可能依賴他們因「監管風險」一直避開的DeFi協議。
這場遊戲的真正贏家是誰?
LSD協議:
- ETF資金流入直接增加管理資產規模
- 但必將面臨更嚴格監管審查
中心化交易所:
- Coinbase可能成為機構質押界的AWS
- 他們的cbETH產品突然顯得像是戰略天才之作
以太坊網絡:
- 驗證者去中心化程度提高(儘管有CEX參與)
- 更多網絡活動提高ETH銷毀率
15,000美元問題:市場已反映此預期了嗎?
EMJ Capital的看漲論點並非全無道理:
- 當前3.5%收益率吸引收益基金
- 合併後淨負發行創造稀缺性
- Layer2採用推動實用需求
- ETF資金流可能超越比特幣現貨ETF規模
變數在於?SEC是否允許實際質押或僅限合成收益產品。這決定本身可能左右2025年ETH是8,000還是15,000美元。 最後思考:真正的故事不是價格預測,而是華爾街即將成為以太坊最大驗證者群體。對網絡治理的影響將會…很有趣。
QuantGambit
喜歡:77.35K 訂閱: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