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加密監管新方向
480

加密界的監管新篇章
當SEC代理主席Mark Uyeda本週宣布成立專注加密貨幣的工作小組時,我的彭博終端充斥著從謹慎樂觀到徹底懷疑的交易員反應。從ICO狂熱到以太坊ETF辯論,我認為這是自Gary Gensler「除比特幣外皆是證券」時代以來最重要的結構性變革。
人選比新聞稿更重要
任命被稱為「加密媽媽」的委員Hester Peirce為主席顯示了認真的意圖。與某些透過執法視角看待加密貨幣的同事不同,Peirce一直主張量身定制的框架,而非硬將方釘塞入圓證券法的孔中。她的團隊包括資深政策顧問,但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來自SEC執法部門的人員,這點頗具深意。
必須解決的三大痛點
註冊現實:現行規則迫使項目要么過度依賴律師,要么在灰色地帶運作。清晰的合規途徑可減少「先創新,後乞求原諒」的心態。
披露困境:傳統的10-K文件對去中心化協議意義不大。當沒有CEO或董事會時,何謂「重大信息」將引發激烈辯論。
管轄權難題:隨著CFTC主席Behnam已聲稱對BTC和ETH期貨的管轄權,此工作小組需要具備國務院級別的外交技巧。
這次可能不同的原因
作為量化分析師,令我感興趣的是對「數據驅動政策」的明確關注。多年來,我們甚至缺乏基本指標,例如:
- 能夠符合現行規則的加密項目比例
- 執法行動與實際投資者保護結果的相關性
SEC經濟分析單位的加入顯示他們終於開始問這些問題。若成功,我們可能獲得既保護消費者又不扼殺DeFi的監管——儘管考慮到華府的步調,我保持「謹慎樂觀」。
總結: 這不會滿足任何一方的極端主義者,但對於等待監管清晰度才進一步涉足數位資產的機構玩家來說,這是自期貨ETF以來最有希望的發展。
BitcoinBallerina
喜歡:70.1K 訂閱:4.0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