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合約演算法之爭:幣安 vs OKX

1.27K
永續合約演算法之爭:幣安 vs OKX

演算法對決:幣安的柏拉圖 vs OKX的赫拉克利特

作為一名經歷多次市場週期的加密貨幣分析師,我深刻體會到交易所演算法如何塑造交易結果。幣安與OKX的永續合約差異不只是技術層面——更是秩序與混沌的哲學戰爭。

標記價格:掌控你爆倉命運的操偶師

你的生存關鍵取決於兩種價格:

  1. 指數價格:現貨市場加權平均
  2. 標記價格:強制平倉觸發價(指數價格+基差)

幣安採用三項中位數計算標記價格:

  • 深度加權價格
  • 買賣中間價
  • 最後成交價 結果?像央行平滑波動般的穩定性。

OKX則僅採用買賣中間價——原始未經過濾。這造就了更劇烈波動,完美適合追求刺激的交易者(和獵殺止損)。

資金費率:失靈的無形之手

理論上資金費率應平衡永續與現貨價差。但當現貨借貸枯竭時(比如TRB),這機制會徹底失效。兩家交易所處理方式截然不同:

OKX

  • ±1.5%上限
  • 忽略借貸成本 ———– 幣安
  • ±2%上限
  • 包含「衝擊報價」(模擬大額訂單)

程式碼孕育交易風格

演算法催生獨特生態系:

OKX交易者: 142倍槓桿成癮者,追逐10秒鐘短線操作。他們的遊樂場: 粗粒度報價(0.0001)與快速買賣反應創造更多操縱空間。

幣安交易者: 嚮往機構的漸進建倉派。原因?深度調整定價使操縱成本高昂。 趣聞:某些「有道德」交易所甚至在套利失靈時鑄造臨時代幣平衡市場——這簡直是資本主義中的社會主義特色! 下次爆倉時別怪交易所,研究它的演算法吧。在加密市場,程式碼不僅是法律;更是神學。

ChainOracle

喜歡49.9K 訂閱1.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