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estia大膽提案:棄PoS改『治理證明』與團隊拋售爭議

Celestia大膽提案:棄PoS改『治理證明』與團隊拋售爭議

Celestia的大膽實驗:創新還是退出策略?

當Celestia共同創辦人John Adler上週提出用『治理證明』取代權益證明時,加密貨幣社群的反應就像物理學家被告知光速可以協商一樣。作為曾為七個區塊鏈經濟建立量化模型的人,我可以確認:這不僅是協議調整——這是把規則手冊扔進碎紙機。

激進的重組:

  • TIA發行量削減95%(減少20倍)
  • 質押合約和鏈上治理被取消
  • 實施每日100-300美元的費用銷毀

Adler認為傳統PoS已成為偽裝的『許可權威證明』。他的解決方案?完全將驗證與代幣所有權脫鉤。驗證者將直接賺取費用而無需質押要求——理論上這會使TIA更稀缺,同時移除他所謂的『安全劇場』懲罰。

房間裡的大象:1億美元的問題

區塊鏈分析不會說謊:核心團隊錢包在解鎖事件後不久拋售了943萬TIA(1.09億美元)。一個地址單獨套現2700萬美元。當你的營運長推文『我從未賣出任何TIA』而同事們卻在套現八位數時,投資者理所當然會質疑動機。

可疑的時間點:

  1. 2024年10月:團隊代幣解鎖
  2. 幾週後:宣布『1億美元融資輪』(後來揭露為預先安排的場外銷售)
  3. 現在:巨額拋售後出現對抗通膨的提案

這種模式要麼是極不尋常的巧合,要麼就是教科書般的『拉高與治理』操作。

數據現實 vs. 市場幻想

Celestia的35億美元估值建立在模組化區塊鏈夢想上,但讓我們看看冰冷的數據:

  • 每日協議收入:<100美元
  • 年化收入:約50萬美元
  • 價格下跌:從歷史高點下跌92%

換個角度,這筆收入甚至不夠支付曼哈頓中城一間辦公室的租金。然而我們卻在討論根本共識機制的改變,而不是可行性問題。

結論:有趣的理論,令人擔憂的執行

這項治理提案包含智力上引人入勝的元素——對前ConsenSys人才來說不足為奇。但當一個團隊同時:

  1. 聲稱長期承諾
  2. 套現世代財富
  3. 提議讓他們剩餘持有人為稀缺…

即使我最中立的回歸模型也開始閃現警告信號。這可能是第一個代幣經濟學創新同時作為退出流動性策略的案例研究。

披露:研究前後均未持有TIA部位

QuantDragon

喜歡37.83K 訂閱4.43K